(一)史前时期
青田石文化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从最近发掘的文物及相关资料看,早在崧泽文化时期,青田石就被人们所利用,雕作各种装饰品。如2006年在浙江湖州出土发现的青田石制品“青田璜”,距今已达约6000年的历史。
(二)六朝至宋代
多少年来,有关青田石雕的历史,由于缺乏有力的实物和文字资料的佐证,那么便以六朝时期(222—589)为起点。
这个时期以实用性简单制品为主,多为供墓葬、宗教及文房用具。浙江博物馆收藏的六朝时期用青田石制成供墓葬用的4只小卧(握)猪,雕刻粗犷概括,线条简练,特征显著。在浙江新昌十九号南齐墓中,也出土了永明元年(483)的青田石雕作品小卧(握)猪4只。20世纪50年代,从浙江龙泉双塔内发现有五代(907—960)时的青田石雕佛像一件,石料白色带微黄,质地较纯净。宋代,浙江的社会、经济、文化得到极大的发展。特别是南宋时期,浙江成了全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与青田一衣带水的“东瓯名城”温州,不仅经济发达,还是对外贸易的口岸之一。在如此有利的条件下,青田石雕的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,但仍以实用为主。多制为文房之雅具及文人所用之图章等小件品玩之物而已。如“李玮图书”青田紫檀冻石、灵芝环双面印章。
(三)元明时期
元明时期,青田石成为对中国文化艺术,特别是最具中国元素的篆刻艺术,作出贡献最大的功臣。清代青田名士韩锡胙《滑疑集》载:“赵子昂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,至明代而石印盛行。”赵孟顺不仅是著名书画家,也是最早使用石质印材的著名文人之一。在元代除赵孟顺之外,还有著名画家王冕“以花乳石(青田石)刻之”(明朗瑛《七修类稿》)。明代,青田石被用作篆刻艺术,最为书画界所熟知的美事,就是文彭在西虹桥畔得青田石的佳话。文彭在南京西虹桥畔偶然购得四筐青田冻石,之后他就不再作牙章,而专用青田石自篆自刻。“于是冻石之名,始见於世,艳传四方矣。”从此青田石章的广泛应用结束了沿袭20个世纪的铜印时代,从而开创了中国篆刻艺术的石印新时代,推动了篆刻艺术由实用性到观赏性的转变,大大地促进了明清篆刻艺术多流派的形成和篆刻艺术的繁荣与发展。此外,青田石除在篆刻领域发生开创性作用之外,还有用作墓志碑、铭等。如青田山口曾出土明嘉靖二十二年(1543年)时的墓志碑一块,系用青田石红花石制作成,上刻碑文270余字。青田石雕的雕艺,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。青田石雕的发祥地山口曾有明代景泰壬申年(1452年)的青田石雕香炉一只。浙江博物馆收藏的石雕大明鱼篮观音及明代水盂等文物。在造形、雕法上虽有较大的进步,但具有明显的物质功利性特点,故而尚处于实用工艺品阶段。
《明代---灯光冻》
《明代---水盂》
(四)清代至民国
清代,青田石雕艺术已渐趋成熟,品类也越来越丰富。清光绪《青田县志》载:“方山石,石何奇,巧匠斫山,石出之。大者仙佛多威仪,小者杯杓几案施。精者篆刻蟋蛟螭,顽者虎豹熊罴狮。”这些生动的描述,概括了青田石雕当时的技艺特色。青田石,青田石雕越来越受社会的赞赏和珍视,清代乾隆皇帝八旬万寿节时,大臣将一套青田冻石刻的“宝典福书”、“元音寿蝶”印章敬献给乾隆皇帝,深得乾隆的喜爱。这套印章共120方,石质细润,造型各异,十分精美。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。清代,除乾隆帝特别喜爱青田石之外,其他皇帝也很欣赏青田石,现珍藏故宫的青田石总计达346方之多(台湾故宫除外)。对青田而言,青田石不仅为青田赢得了“石雕之乡“的美誉,也开创了一个名闻遐迩的“华侨之乡”的美名。清朝初年,青田人肩挑背扛“图书石”(青田石雕)开始闯欧洲,往国外销售。据1925年英文版《中国年鉴》载,早在十七、十八世纪,就有少数国人循路经西伯利亚前往欧洲,贩卖青田石制品。嗣后群相效法,纷纷以出洋货易为能,视远历生洋如归村市。”如今青田的山口还有花旗街为证,遍布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华侨,也是由青田石雕文化之路走出来的。同时,青田石雕被选送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活动,且频频获奖。光绪乙巳年(1905),石商吴乾奎携石雕精品参加比利时赛会,获银牌奖。丙午年(1906),参加罗马赛会,又获上等奖。宣统庚戍年(1910),在南京举办的“南洋劝业会”上青田石雕获银奖。民国四年(1915),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“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”青田石雕艺人周芝山、金针三的作品荣获最高奖等等,大奖的不断获得,于是青田石之名遂大振于全球。据民国20年《工商半月刊》载,民国十八年,青田石雕国内外贸易总值约100万银圆。这一时期,产品仍以具有一定审美功能的实用品为主,同时出现一些供人精神享受的观赏品。主要品种有花瓶、毛架、书夹、灯台、人物、钮章、山水(风景)等。所以,青田石雕还处于实用观赏品阶段。
《清代---五福临门》
《清代---乾隆二年墓志铭》
《清末民初---狮球瓶盖》
(五)建国后至七十年代
新中国成立后,百废待兴,党和各级政府十分关心青田石雕艺术的发展。组织石雕艺人先后成立石刻小组,石刻生产合作社与石雕工厂,积极为艺人提供石料,开拓市场。同时努力提高艺人的艺术素养,聘请专业美术工作者前来举办讲座、培训班,选派艺人到美院进修学习等,使传统工艺美术从业者在绘画、雕塑等正流艺术熏陶下开阔视野,丰富内涵,得以不断创新、提高。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,青田石雕的技艺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,涌现出许多优秀艺人和优秀作品。特别是名艺人张仁宽的“葡萄山”和潘雨辰的人物作品,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,并对青田石雕的创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。还有林如奎的“高梁”、“咏梅”从传统中出新,表现了时代气息。
十年“文化大革命”,在“破四旧”的浪潮中,青田石雕也未能幸免,同许多姊妹艺术一样成了“革命”的对象。但是这个时期产生的按照“革命路线”而创作的“红色”石雕作品,又成了一 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,也成为那段狂热岁月的留痕。 “文革”结束后,青田石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,创作了许多佳作。在1978年的“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”上,倪东方的“谷子”、林耀光的“群马”等作品受到高度评价。
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,虽然仍大量生产程式化的具有实用与观赏功能的批量“产品”,但在石雕艺术如何表现生活,时代气息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,出现了一批名家、名作,使青田石雕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,其观赏功能已占主导地位。故而,这一时期青田石雕艺术已发展到观赏实用品阶段。
《文革前后的葡萄山作品》
(六)八十年代后
八十年代之后,在“改革开放”春风的吹拂下,青田石雕的生产体制发生了重大变更,到八十年代后期,县办合作工厂、生产小组逐步解体,并被自由组合、自产自销的传统作坊式所替代,生产规模迅速扩大、销售渠道更为多元化。由于港、澳、台及东南亚市场地拓展,国内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石雕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,到90年代末,全县石雕从业者约万余人;进入新世纪后,规模更大,从业者人已达2万多人,形成颇规模的石雕市场、石雕城,产值约7亿多元。石雕创作队伍中涌现出不少优秀人才,现今已形成由获得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”荣誉称号者8人(1人已故),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1人,高级工艺美术师47人,工艺美术师100多人的组成的庞大技术梯队。产品种类有了明显的改进,传统的“普及品”开始逐渐消失,精品,珍品不断涌现。石雕艺术创作呈现蓬勃生机,可谓“百花齐放”、“百家争鸣”。一批石雕艺术家依然艰难跋涉在创新路上,殚精竭虑地构思,一丝不苟地雕琢,创作了许多传世之作。这些佳作在各种大奖赛中摘金夺银,有的被评为珍品由国家征集收藏,还有的上了“国家名片”——邮票(1992年发行),青田石雕已成为一个特种工艺美术备受重视,2006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青田县政府部门更是格外重视“青田石雕”这张金名片,分别于1992年、2001年举办了二届石雕文化艺术节。2006年建成全国第一个以石文化为主题的“青田石雕博物馆”。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青田石雕的知名度。同时,在青田石理论建设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、发展。出版各种石雕专著20余部,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。
青田石雕已成为青田县最具含金量的“金名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