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本页 | 设为主页 | 随便看看
普通会员

博藝堂

青田石雕,寿山石雕,鸡血石,巴林石,各类印材,字画,翡翠,牙雕,奇石

网站公告
青田石是国宝,青田石雕是国宝,国家大师更是我们的国宝啊。  -----温家宝    

印石之祖。 ----- 李岚清


青田石雕,玲珑传神。
----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舒同

青田印石千秋誉,
谁见灯光胜月光。
  ----启功题青田灯光冻石
   

青田有奇石,寿山足比肩;
匪独青如玉,五彩竞相宣。
  -----郭沫若
 
青田印石寸许长,
抄书留得旧文章。
纵然面上三分似,
岂有胸中百卷藏。
  ------清代 郑板桥
产品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石 为 缘
新闻中心
石 为 缘
发布时间:2011-10-30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424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作者:倪东方

1988年,我从青田石雕二厂创作岗位退休。回想这退休二十余年来,有三件事是让我难忘的:一是在家创作石雕作品,除被国家收藏,还摆满了自家陈列室;二是同年在石雕发祥地山口村建立了“惜石斋”,作为最早对外宣传石雕的窗口,免费接待客人,不设定时间,随时接待;三是开发本村“千石岩”风景区,从室内雕刻走向大自然,雕山琢水又造路,集资建“罗汉壁”,独资建“青田石雕颂碑林”。

  2008年1月30日《经济日报》“人物周刊”整版登载关于我的文章,题为《雕山刻水,快意人生》。该记者把文章写得非常切实,特别是对我雕山刻水、斋中接待、石雕创作等诸多事例写得有生有色,让更多的人在阅读中感受到我的“快意人生”。可以说,摸着石头年过八十多个春秋,心中积淀了许多石雕创作的经验和感悟,今天就开怀一吐为快。

  夜静思创意 十载解难题

  平日往往把一块雕刻石放在工作台上,得不到满意的构思。因为白天接待客人多,对创作思路有所影响,没有安心去思考,后来只得采取晚上打腹稿。借着静夜容易得出灵感,得到一个满意的设想,第二天一早就开始动刀。

  1988年,得到一块封门石,其中有黑色、黄色,放在创作室里,长期得不到满意的构思。直到1999年的一天夜里,我躺在床上睡不着,起来靠在沙发上,静静思考,突然想到了“此山本是鹤家乡”这句诗。于是我一下子坐起来,心里说:对,就雕鹤和松。鹤身是黄的,足是黑色的,一体两色正好符合这块石头的特点;至于松也可借用黑色料。雕成后,取名为《恋松图》,同时配上诗句,破解人们心中无黄鹤的见解。当时想借古诗“黄鹤一去不复返”,因和下句松树的平仄无法对应,我于是信手作了一联:“黄鹤楼中无见鹤,青松树上乐悠悠”。这就是我夜静思创意的一个例子。后来得到作家的评说“以诗意表达黄鹤恋松的意境,是一个新的开创”,在此同时,使自己也得来“冥思苦想”中的欣慰。

  贵在石头 巧在构思

  论一件作品的价值观,首先要观察石料是否珍贵;二看作品的主题构思,造型创意;三是作品雕工如何。三者俱上,就是一件珍品。

  工艺品不在大小,对石料俏色在构思中,小料俏色更不能小看,如何能利用好,小巧胜大。俏色料的创作手法:既要谨慎,又要大胆。“留则如身上肉,削则似地下泥。”要求汰劣留优,删繁从简。留,怕的是豆大小的俏色,没有构思好就随便动刀,不慎飞走,那太可惜;削,怕的是大片好料,全然不敢动,雕得满满,不重视布局。为保全好料,不讲究造型,也是大忌。

  我对创新作品要求见解:不是新不新,而是美不美,新而不美,不算创新成果作品;而在探索过程,美而不新,已经突破传统,老题材出新意,就是进步、成功。

  青田石雕历史已逾千年,到了今天还有什么物体没雕过?这如书画界一样,历代有多少画竹名家,仍被清朝郑板桥独领风骚。因此在石雕创作中,既要继承传统,又要改道求新。不管题材新老,根本在于作品中有没有突出创意。
巧在石头,难在构思。说说容易,做起来实在难。

  作品题款配诗与意境的探讨

  一位从艺工作者单凭自身的智慧,还是远远不够的,要吸收外来的营养来补充自己。尤其是外出参观所看到的、听到的、都有借鉴之处,就是电视、网上也有丰富的养分。不管来自任何地方,经脑感受之后,要去思考与研究,要做感受之后的又章,把文章用到实处,要在创作构思中发挥作用。如果感受之后,不去思考与研究,不做感受文章,过了几天就会全部消失,即使外出参观也等于白走一趟。

  有一天晚上,从电视中看到老舍请齐白石作画,白石交画时,老舍打开一看,画题是“蛙声十里出山泉”,老舍问:蛙声十里?怎么一只蛙都不画?白石点出蝌蚪,老舍赞而不己。我感受之后经过思考与研究,明白题款要含蓄。以后,我把作品杨梅题款《垂涎》,叫人口馋流水。有件作品雕的是桃园中的大小猴子,小猴子伸手摘桃,大猴子拉住,我就取名《莫为》,意为小猴子不要动。在石雕创作中,要到广阔艺术天地和无边的田野中去体验,去感悟吸收新鲜的养分来补充自己。

  把一件作品名称题得恰当,便将有限的形象发挥出无限的意境。国画有题款配诗“一字抵千花”之说,是值得我们石雕题款借鉴的。在创作中,结合石料的俏色、作品的内容和题款的名称去构思,就可以达到命题作文章的效果。

  近作《鸣秋催来一林霜》中的鸟鸣是听不见的,霜是雕不出来的。鸟,张嘴为鸣。霜,红叶经霜,全靠点题助意。作品题名不是指物,是在于意;意是看不见,摸不着,任人去思去想,才回味无穷。

  作品配刻诗,我的感受就是代石生辉,为作品助意。我在《奔流》作品刻有一首古诗:“千岩万壑不辞劳,远看方知出处高。溪涧岂能留得住,终归大海作波涛”。作品中奇峰挺立、溪水奔流、松间啼猴,留着山峰平面刻上诗句,被参观者赞为开石雕文化之先河。对好多从山里走出来的创业家,很有启发,认为自己就是溪涧留不住,终归大海作波涛,想高价求藏。

  自题自刻一件小件叫做“眠枝”,石料是一块天然的树枝纹,底座刻数朵梅花。配一首古风“枝眠未醒,春雷非惊。梅花落时,枝叶方青。”含意梅花是迎春花,待梅花落时,枝青发芽。

  雕与不雕的艺术探讨

  青田石雕的镂雕是传统技艺的一大特色。为什么还要在雕与不雕中去探讨?我们在相石中经常发现,亿万年前的鬼斧神工造化的一些模拟形象。这些模拟形象,不雕胜雕。青田石丰富多彩,有的天然象征非常明显,也有的呈似与不似的抽象形态。奇特的石纹,不是一目了然,要百倍重视,否则慧眼不识良材。丢之不理,不但浪费资源,而且失去了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。一块普通有花纹的石头,也要细心去摸索、观察。如果有发现模拟形象,要对题构思。天然美还要人工艺术相结合,石不磨是不成材的。

  1980年,我得到一块金玉冻,形如横卧女人,上有2.5公分厚的黄层面,下面是5公分厚的封门青,我们把黄白两色为一体的称为“金玉冻”。各界爱好者都赞不绝口。多么好的石料,真舍不得雕,以后稍为加工“卧女人”的形象,经过水砂、打蜡后摆在陈列室。参观者、石雕界提出不少建议:有的说把黄层面雕卧式美女,也有的说把黄层面雕成卧佛。说得都有道理,但我自己早已定义于“不镂不雕”,保留原石原貌,刻了三个字“睡美人”,摆在金玉冻的边上,作为点题助意。如此一来,得到广大参观者和石雕界的肯定。以后“睡美人”的美名就呼之欲出,广为流传。

  1999年,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先生到青田讲学。他在演说中三次提到《睡美人》巧在不雕,题中创意,并誉为“国宝”。

  2001年,《睡美人》参加北京“中国国石候选石”评比获得金奖;2006年,中央4台“走遍中国”栏目,把《睡美人》作为专题播出。国内观众、甚至海外华侨也来电话说:看到《睡美人》了,还在许多地方翻书、上网,查找她的资料;到我“惜石斋”参观的客人,首先要看的就是《睡美人》。国家一级作家李青葆先生写诗咏《睡美人》道:“历尽沧桑三亿年,始成丽质美如仙。若非云彩长遍面,九个男儿十个颠。”作者赞美《睡美人》的天生丽质,可谓入木三分。

  近几年,在相石中,发现天然形的葡萄,就保留原形不雕,只雕葡萄的叶子,题为《玑珠俏》。还有“雕与不雕”作品如《神眼》《猴影》《轻舟已过万重山》《双松挺立》等,其实都是从一块普通的石头中构思出来的,以石之韵、石之美引起更多的人们的想象。

  梦石人生

  我的出生地黄坑底自然村离石雕发祥地山口村约二公里之遥,村旁古松怪石、小桥流水,风景甚是优美,而且靠近雕刻石尧士产区。

  村里的男人开采雕刻石,妇女雕石刻,我的母亲就是其中的一员。小村虽然只有十户人家,和我同龄的,少及七到十岁的孩子,就有十多位。小村没有学堂,孩子们没有一点好玩的东西,我的表哥就用瓦片敲成棋子,圆形的一方,方形的一方,画地为棋盘。棋的着法简单,孩子们都争着玩。

  以后,我用雕刻石制成黑的一方,白的一方,在母亲的帮助下也很快就制成了。又用雕刻石在那石头平面画成棋盘,线条分明,孩子们都喜欢玩我的雕刻石棋。表哥看见后,恼羞成怒,夺去我的部分棋子丢入深坑。我哭着告诉母亲,母亲说:不要哭,给你补足棋子就好了。

  那天晚上,睡到半夜,我突然大哭大叫:表哥把我的棋子丢入深坑了。母亲安慰我不要哭,我给你放好了。我对母亲说:我真的又看见表哥把我的棋子丢了,为什么棋子还全在?母亲告诉我:这是梦,以后会有很多很多的梦。

  真的,人生如梦。有时候梦见种地、上山打柴、进矿洞买雕刻石……种种之梦惊险非常。还有许多不平凡的梦:梦见国家领导人接见,给我国家级荣誉称号。这是梦想不到的梦,可是,而今却已梦想成真。

  如今,和徒儿们在石雕创作室里谈技论艺,把我技艺中的所长都传授给他们,希望他们加倍努力,将来在石雕行业也和我一样“梦想成真”。但此梦并非容易,必须在石雕艺术创作中,作品达到高精尖水平。同时,多读有益书,无益事莫为,要达到德艺兼备之要求。

  梦石人生,人生梦石,美梦难圆。人活到老,要做到老,学到老。年过八秩,仍如老骥马不停蹄。最近构思新作名为《兰竹图》,寻章摘句,题上:“唯有山中兰与竹,经春历夏又秋冬”,为作品点景助意,也为自己言志。

  一天,在创作室,老太婆说:“人老了,不要再拿刀,多多休息。”我跟她说:“老与不老,看你用什么来衡量;看年纪我老了,看体力我还不老嘛”!摸石长春的路,我还是要继续向前走!